192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一张引人注目的竞选海报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海报上,共和党候选人沃伦·哈定身着笔挺西装,右手高举星条旗,背景是醒目的粗体标语美国优先。这幅充满爱国气息的宣传画,与一个世纪后特朗普的竞选视觉形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历史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按下了循环键,让今天的政治话语与百年前产生了奇妙的呼应。
特朗普引以为豪的美国优先政策真的是他的原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个看似新颖的政治理念,实际上是一个被尘封百年的老剧本重新搬上了舞台。日本《朝日新闻》近期刊发的一篇深度报道,将我们的视线拉回到1920年代。当时,沃伦·哈定正是凭借这句极具煽动力的口号,以压倒性的60.3%得票率入主白宫,创造了当时美国总统选举史上最大的胜选差距之一。
哈定在就职演说中的言论与当今某些政治主张如出一辙:我们不可能在敞开国门的同时,还奢望维持美国工人的薪资水平、保护本土工业的竞争优势、确保每个公民的平等机会。基于这种理念,他立即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这位总统坚信,必须通过高关税壁垒来捍卫美国标准,并公开宣称不要插手欧洲那些麻烦事。
展开剩余66%值得注意的是,哈定的前任伍德罗·威尔逊是一位坚定的国际主义者,他不仅推动建立了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还致力于让美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然而哈定上任后立即推翻了这一政策方向,他公开质疑:所谓的全球政府?这与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在他的主导下,美国最终拒绝加入国联,选择了一条孤立主义道路。
这一决定开启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自顾自时期:大规模减税、贸易壁垒高筑、保护主义盛行......其他国家很快做出反应,纷纷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导致全球贸易额在短短数年间暴跌近50%。世界经济逐渐分裂成几个对立的贸易集团,而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经济大萧条席卷全球,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让世界付出了惨痛代价。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时美国已经是世界头号强国,却选择了安全不干涉政策,结果导致欧洲各国在面对纳粹德国扩张时孤立无援。
最近一则关于特朗普政府计划将国防部改回战争部的新闻,连一向谨慎的日本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朝日新闻》发表措辞严厉的社论,直言不讳地质问美国是否已经忘记了这个名称变更的历史意义。这并非危言耸听,特朗普确实签署了行政命令,要求政府文件中将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重新命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这个从美国建国一直沿用到二战结束的旧称。虽然正式改名需要国会批准,但特朗普政府已经开始在官方文件中使用新名称,甚至计划将国防部长头衔改为战争部长。
《朝日新闻》的社论援引历史资料指出:二战后,杜鲁门总统推动军事改革,整合陆海空三军时,特意将名称改为国防部,就是为了顺应战后国际社会追求和平的主流价值观。就连以强硬著称的老布什总统都曾在纪念仪式上表示:'战争部'这个名称已经不合时宜,它传递了过于好战的信号。'国防部'才符合我们威慑战争、维护和平的战略目标。然而现在,特朗普仅以国际冲突频发为由,就要将时钟拨回一百年前。社论尖锐批评道:越是国际局势紧张,大国越应该在军事言行上保持克制,而不是公然挥舞战争大旗。
科技巨头埃隆·马斯克,这位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曾经受邀进入白宫为提升政府效率出谋划策的亿万富翁,最近对美国政府做出了令人震惊的诊断:这个庞大的官僚体系已经病入膏肓。马斯克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政府面临的核心困境:财政危机。他特别强调,目前美国国债的利息支出已经超过了国防部的全部预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就像一个家庭,每个月的收入连信用卡最低还款额都难以支付,债务雪球越滚越大。马斯克甚至断言,如果连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样的尖端技术都无法解决这个债务问题,那么美国的前景将一片黯淡。
虽然马斯克的言论听起来颇为刺耳,但却真实反映了越来越多人对美国政府的运作效率和财政可持续性的深切忧虑。技术手段或许可以优化部分行政流程,但如果深层次的政治结构和利益格局不做根本性改变,任何技术特效药都难以治本。美国政府这艘巨轮,想要真正改变航向确实困难重重。
发布于:天津市锦鲤配资-十大配资平台-三倍杠杆-证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